2025年7月7日,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江津“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进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中渡社区,开展“安全护航童成长,环保同行筑家园”系列活动之防诈骗知识课堂。活动通过多形式的知识普及,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反诈必修课”。
剖析诈骗危害,筑牢防诈认知
活动当天下午,实践团成员们结合儿童生活场景,深入浅出地讲解反诈背景知识。她们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剖析了电信诈骗可能带来的财产损失、隐私泄露和心理压力等危害,针对小学生防诈意识薄弱的特点,实践团成员们着重说明:“只有保护个人权益、提升自我保护技能,才能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详解诈骗手段,传授防骗技巧
在反诈小课堂环节,实践团成员用孩子们易理解的语言解释了电信诈骗的定义,还列举了常见的电话诈骗和网络诈骗如冒充熟人借钱等手段。同时,他们也总结出“三不原则”实用技巧:不接陌生电话、不点奇怪链接、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听完讲解,孩子们积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称不会随便接陌生电话、不点奇怪链接,还会提醒父母。实践团成员们也特别提醒:“遇到拿不准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找家长或老师帮忙,大人会为你们保驾护航。”

趣味互动深化,巩固防诈意识
为让知识更易吸收,课堂还设置了反诈小视频观看环节。孩子们通过观看“蛋仔反诈小剧场”等趣味短片,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诈骗手段的认知。在随后手抄报创作中,实践团成员们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耐心地提供帮助,孩子们将防诈知识融入画作中,有些小朋友奇思妙想,画了拒接陌生电话的卡通小人,也有小朋友把“110”报警电话画成闪亮的星星,写下“心中无杂念,骗局自远离”等宣传标语。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防诈意识。

此次防诈骗知识课堂,通过“讲解+互动+实践”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当地儿童的防骗能力。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江津“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将安全知识送到孩子身边。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推进“安全护航童成长,环保同行筑家园”系列活动,用青春力量守护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构建安全和谐的乡村环境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