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下午,会计学院第六十二期会计/审计名家大讲堂在明智楼110100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座特邀厦门大学杜兴强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以“X”为主题,深入探讨会计学研究的理论边界与实践创新。重庆工商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孙芳城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杜兴强教授开篇以“X与Y”的辩证关系切入,阐释了学术研究中的关键概念。他指出,X作为解释变量(自变量),不仅是研究问题的起点,更需突破传统定义的局限。例如,“X”可代表未知领域、企业实体(如马斯克创立的X Corp.),甚至是文化符号(如身份证上的罗马字母X)。而Y作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其突破往往标志着学科边界的扩展,可能引发范式转换或新学科的诞生。
随后,杜兴强教授以“身份证上的Roman X研究”为例,展示了如何从现实问题中提炼学术命题。他提到,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符号背后的制度设计逻辑,更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规则的互动提供了新视角。他解释,身份证尾号为X的人对待事情更加的谨慎,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很多账号密码默认情况下都是身份证的后六位,但是对于X是大写还是小写是不确定的,需要试错,由此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身份证尾号为X的人对待事物是更为小心谨慎的。

讲座尾声,孙芳城教授总结指出,杜兴强教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扎根中国实践”,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方法论启示。他提出研究者应该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在坚守方向的同时突破思维定式:“真正的学术贡献,不在于重复验证已知的X与Y,而在于发现新的映射关系,甚至重构范式。”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学生们也积极发问,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让整个讲座气氛都十分活跃,杜兴强教授也针对学生们的问题一一做出了回答。

此次大讲堂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更是一次思想碰撞的盛会。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师生们对论文中的X与Y如何选择和研究的关注和思考,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