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江津“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以“安全筑基・文化惠民”为主题在江津区开展了社区宣传活动。活动在江津区圣泉街道中渡社区中心广场开展,通过“理论+实践+文化”三维模式,将家庭安全、防诈知识等转化为生活化场景,开启校社协同治理新范式。
多样宣讲形式:从讲知识到讲场景
活动当天上午,以“安全筑基・文化惠民”为主题,在防诈、家庭安全、环保、防溺水四种海报背景下,主讲人尹锐、王清清采用“分主题讲解+案例剖析”模式宣讲。尹锐围绕防诈,拆解冒充熟人、刷单、AI换脸等诈骗手段,以“谎称子女受伤转账”案例,提醒居民遇钱财交易要二次确认身份。王清清聚焦家庭安全,指出燃气超期、插线板串联等隐患,传授火灾湿毛巾捂鼻低姿逃生等要点,建议安装燃气报警器、检查老旧线路。

互动问答环节:从单向输入到双向共鸣
活动设置“固定答案抢答+开放讨论”双环节,50道标准化题目覆盖“陌生电话要验证码是否提供”等生活场景,一位大爷因准确回答“发现邻居燃气泄漏应先关阀门还是先报警”获赠洗衣粉,并且他说到“这些问题都是过日子的保命常识”。开放性问题中,当被问及“如何识别虚假环保众筹”时,居民结合防诈知识提出“查备案、看公示、核资质”的三步法,现场形成20余条有效建议被整理收录。

文化助力宣传:从知识传递到行动转化
为增强记忆点,团队将防诈要点改编为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陌生电话说退款,索要密码是诈骗”的韵律带动居民集体跟读。现场居民表示:“大学生用接地气的语言把专业知识讲活了,尤其是把防诈和环保知识编成口诀,老人小孩都能听懂记住。”据统计,现场吸引100余居民深度参与,累计发放资料150余份,解答咨询40余条。

青春助力社区:从知识宣讲到青年担当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江津“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开展“安全筑基・文化惠民”社区宣传活动,让青春力量融入基层治理。居民收藏的手册、诵读的顺口溜及主动参与服务的身影,印证着青年与社区治理融合的价值——知识传递化作平安星火,在基层汇聚成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力量。这份用热忱与专业书写的青春答卷,终将在乡村振兴与城市文明建设中,镌刻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