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青山资创”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璧山区碧泉街道天门社区开展第二日调研活动。本次调研聚焦集体林地资源现状,通过结构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居民林地资源拥有情况及其使用现状,为研究集体自然资源资产化与资本化路径提供数据支持。

上午8时30分,实践团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携带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前往社区各区域开展调研。问卷内容简明扼要,主要涵盖四个维度:一是居民是否拥有林地资源;二是林地面积及地理位置;三是当前使用方式(包括自用、出租、闲置等);四是进一步开发的意愿及主要顾虑。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采取街头随机访问与定点设摊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查。“您好,我们是重庆工商大学的学生,正在进行林地资源利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能请您帮忙填写一下吗?”队员们礼貌地向居民说明来意,并耐心解释问卷内容。大多数居民积极配合,认真填写问卷内容。

调研显示,天门社区多数居民拥有不同面积的林地资源,但利用方式较为单一。一位正在填写问卷的居民表示:“家里有3亩多林地,现在种了些竹子,每年能有些收入,但不知道还能怎么更好地利用。” 另一位居民反映:“林地一直在那,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发,也没有人来指导。”
下午4时,实践团开始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统计。队员们运用专业数据方法,对林地资源分布、使用状况和开发意愿等进行初步归类分析。数据显示,78%的受访居民拥有林地资源,其中62%的林地主要用于自家种植经济作物,23%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只有15%的林地通过出租或合作方式获得收益。在开发意愿方面,56%的居民表示愿意参与规模化开发,但担心收益分配问题;32%的居民持观望态度,希望了解更多政策细节;12%的居民表示更愿意维持现状。
实践团指导老师表示:"这次问卷调查获得了大量一手数据,为了解集体林地资源现状提供了重要参考。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调研能力,更加深了对乡村振兴实际问题的理解。"
当晚,实践团召开总结会议,对当日调研工作进行复盘。队员们分享了调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就初步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集体林地资源潜力尚未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
此次调研活动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问卷调查这一科学方法,收集了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实践团表示,将在后续工作中继续深入分析调研数据,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为促进集体自然资源资产化、资本化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