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青山资创”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璧山区碧泉街道天门社区,开展以环境美化与民生调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基层服务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社区收集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化与资本化问题奠定实践基础。

8月26日上午9时,实践团全体成员准时抵达天门社区,并与碧泉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完成对接。随后,实践团立即投入到社区环境清扫工作中。7名成员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社区公共绿地的垃圾清理和植被整理,第二小组侧重对老旧楼栋周边巷道、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整治。队员们使用垃圾夹、扫帚、垃圾袋等工具,认真清理路面烟头、纸屑、塑料包装等废弃物,并对乱堆放的杂物进行归整。尽管天气炎热,队员们依旧有序推进清扫工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劳动,社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清理过程中,队员们主动与社区居民交谈,了解他们对社区环境的看法和诉求。通过沟通得知,该社区为典型的老旧小区,常住居民中以中老年人居多,部分公共设施存在老化现象。居民普遍肯定近年来社区环境的改善,但也指出垃圾分类设施不足、清运不及时等问题。这些交流为团队后续问卷设计和完善调研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下午2时,实践团开展了社区环境治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以面对面访问的形式进行。问卷内容涵盖垃圾分类认知与实施情况、公共环境卫生状况、垃圾清运频率及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调查过程中,团队成员分为三组,分别覆盖社区不同区域,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居民支持垃圾分类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诸多困难。不少居民反映,社区内分类垃圾桶设置不足,标识不清,导致分类效果不佳。此外,由于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很多老年人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有限,需要更多宣传和指导。居民们也普遍希望增加垃圾清运频次,改善小区环卫设施,并建议定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升居民参与度。同时,团队还收集到居民关于社区管理的多项建议,包括增设分类垃圾箱、组织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宣传、加强清扫保洁力度等。这些一手数据和建议为“青山资创”实践团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首日的活动,实践团不仅切实参与了社区环境治理,改善了人居环境,更与居民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后续调研奠定了信任基础。队员们深入体会到基层治理的复杂性与必要性,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化研究必须紧扣群众实际需求。团队表示,将于当晚整理和分析所收集的数据和建议,系统总结首日调研成果,为第二天深入开展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化、资本化现状和问题调研做好充分准备。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展现了重庆工商大学学子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务实求真的精神风貌,也为高校与基层社区的合作共建提供了有益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