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青研双轨·数聚成渝破壁行”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西部数据交易中心,进行实地参观走访,开启成渝地区数据交易市场专题调研首站活动,近距离观察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实践探索。


展厅观摩:直观感受数据交易创新场景
上午9时,实践团成员在交易中心接待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展厅,开启沉浸式观摩学习。展厅内,实时跳动的交易数据大屏首先吸引了成员们的目光,屏幕上清晰呈现着交易笔数、涉及行业、实时交易额等核心信息,直观展现了西部数据交易中心的运营活力。接待人员介绍,自2021年12月挂牌成立以来,中心业务已覆盖工业、金融、文旅等多个领域,多款特色数据产品在此完成交易。
在核心技术展示区,区块链存证全流程演示系统让实践团成员们眼前一亮。通过动态演示,大家清晰了解到数据从挂牌、询价到交易达成、结算的全环节如何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可追溯、安全可保障”。此外,工业数据跨境交易、中新通道数据交易等特色产品模型,结合图文展板详细介绍了交易模式与应用案例,让实践团成员对数据要素如何赋能实体经济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在“东数西算”工程专题展区,接待人员重点讲解了成渝作为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如何通过“数网”“数纽”“数链”“数脑”协同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数据要素跨区域高效流通。实践团成员围绕数据格式标准化、数据资源整合等基础问题与接待人员交流,进一步明晰了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与实践方向。

现场交流:梳理数据交易发展现状与方向
观摩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结合前期准备的调研方向,与接待人员展开多轮现场交流。针对数据交易的基础流程,成员们了解到中心会对数据来源合法性、数据质量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每笔交易合规可控;在数据产品类型上,除了常见的行业数据服务,还有针对特定场景的定制化数据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市场主体需求。
谈及当前数据交易市场的发展特点,接待人员提到,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和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战略落地,企业对数据要素的需求逐步增长,但数据标准统一、中小微企业参与门槛等问题仍在探索解决中。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交流内容,围绕数据交易服务优化、区域数据资源协同等方向,收集了大量实践层面的基础信息。

走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分享了各自在参观中的观察重点与收获,系统梳理了展厅观摩、现场交流中获取的关键信息。通过总结分享,实践团不仅巩固了对西部数据交易中心运营模式、技术应用、业务范围的认知,更清晰捕捉到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中的实践亮点与待解问题。此次调研走访让抽象的“数据交易”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场景,为实践团从多维度剖析成渝数据交易市场建设现状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也使得青春力量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更具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