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成渝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调研团走进重庆市荣昌区,以足音叩响田垄,以问卷连接民心,在石河村的农家院落与古佛山的果园田畴间采集鲜活数据,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贡献荣昌实践样本。
在荣昌区石河村十一组,调研团成员赵雅蝶与农户围坐檐下,从春耕秋收的农事安排聊到产销衔接的现实难题,从村道硬化的民生改善问到医保报销的政策落地。村干部介绍,村里通过整合资源,为村民提供种养信息、技术帮扶和销路对接等服务,助力村民发展多元产业,带动了村庄发展,但冷链仓储系统暂无、电商人才缺乏等问题仍制约着产业进一步发展。调研团成员仔细记录村民提出的灌溉设施升级、农技培训需求等建议,这些带着乡土温度的数据将成为双城圈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转场清升镇古佛山景区,200亩柑橘园里绿意盎然。调研团成员赵雅蝶沿着果园步道察看滴灌系统,向种植户请教品种改良技术,算清“生态种植+景区采摘”的收益账。古佛山金果园种植户赵世洲指着挂满枝头的果实介绍,依托景区年客流量超10万人次的优势,果园推出的采摘体验项目让柑橘更畅销,还通过直播电商拓展销路,预计今年产值会有所提高。

更令人关注的是,果园常年雇佣12名周边村民务工,人均月收入稳定在 4000元以上,还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形成“景区引流、果园造血、农户增收”的良性循环。这种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实践数据,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提供了荣昌答案。
此次荣昌调研不仅是一次田野调查,更是高校携手地方为双城圈建设蓄能的实践。调研团从荣昌乡野间采集的每一组数据、每一个案例,都将汇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调查数据库,为精准施策提供坚实支撑。未来,团队将持续深挖荣昌实践的价值,让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数据在双城圈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大效能,让基层智慧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