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会计学院副教授徐辉博士合作撰写的论文《传统金融可得性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表于《科研管理》2025年第1期。
文章指出,数字技术创新是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更是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而高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数字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文章利用经纬度信息抓取企业层面的邻近金融机构网点数据,选取2007-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实证分析了传统金融可得性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传统金融可得性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提振效应,缓解融资约束、增强风险承担能力以及提升数字化投入是传统金融可得性赋能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传统金融可得性对不同产业链位置、产权和规模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活动存在非对称性影响。此外,还发现,传统金融可得性能强化数字技术创新的产品市场竞争效应。文章从金融地理结构角度揭示了传统金融赋能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内在逻辑,加深了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知。
作者简介
徐辉,博士/博士后,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研究。近年来,围绕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议题,主持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社科联规划项目以及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10余项课题,在《会计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管理学报》《当代财经》《财贸研究》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省部级奖3项,应邀出席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20余次,20余篇决策建议被地厅级及以上部门采纳,其中副国级领导肯定性质批示2篇。
